研究院战略委员会主席陈云贤教授《中观经济学》课程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 2020-06-17 浏览次数: 52

本文章转自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





   2020年5月18日-28日,广发证券创始人、广东省原副省长陈云贤教授应邀在经济学院开设经济学讲座系列——《中观经济学》课程如期进行。虽然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陈云贤教授无法在校园内为同学们进行现场授课,但陈云贤教授精心录制了系列内容丰富多彩的网络课程视频,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视听盛宴。陈云贤教授基于中观视角,结合自身多年治学、从业、从政经验,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剖析区域政府在经济学中的角色,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为同学们建立了一个新的研究框架。授课期间,陈云贤教授先后向经济学院师生捐赠了《中观经济学》300余本、《国家金融学》200本。

    5月18日,《中观经济学》课程正式在线上展开。卢华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课程背景并指导同学们展开学习。

   陈云贤教授长期坚持从事经济学研究,在担任广发证券董事长,广东省佛山市市长、市委书记,广东省副省长期间,虽公务繁忙,但仍笔耕不辍,结合多年治学和工作经验,形成了丰富的经济学学术成果。本次课程作为经济学院的经济学讲座系列课程之一,除了有众多同学选课学习外,还吸引到了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级的同学参与旁听。
   陈云贤教授结合自身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丰富的政府工作政策实践、多年的企业经济经营活动探索,从市场机制和区域政府的作用出发探讨了经济学界的重要命题。课程内容包括了“中观经济学导论”、“资源生成与三类资源界定”、 “政府双重属性”、“区域政府竞争”、“政府超前引领”、“经济增长新引擎”、“市场竞争双重主体论”、“成熟市场经济‘双强机制’论”、“政府经济行为的几点共识”共九讲,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全面阐述了中观经济学的背景、理论、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陈云贤教授指出,不同于微观经济学以企业为研究主体、宏观经济学以国家为研究主体,中观经济学关注到区域政府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中观经济学以区域政府为研究主体,以资源生成基础上的资源配置问题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影响区域政府竞争的主要经济变量即区域财政收入决定及财政支出结构机制。陈教授多次强调,区域政府在中国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进行本课程的学习中,同学们应该要把区域经济上升到中观经济理论层面,研究当前区域政府的理论和现实。陈云贤教授在课程中结合自己在业界、政界的工作经验,用具体案例加深同学们的认识。例如,陈教授以顺德的工业化成功转型案例开始,全面论述了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措施推行过程中的超前引领论。
   陈云贤教授十分注重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课程进行中,持续汇总同学们关于课程内容的心得体会和疑问建议,并就同学们关于政府运转模式、政府与市场关系、经济学研究等各类问题专门录制答疑视频,与同学们展开“云互动”,及时解决同学们的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同学们纷纷表示,这门课程带来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思考,使他们受益良多。








部分听课同学感言


曾雯歆



从第一节课开始,陈老师一步步地从我们熟悉的微观、宏观视角引入了全新的中观经济学视角。在以前对经济学的学习探索中,我经常习惯于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去思考经济行为,并把政府视为外在的影响因素,这一思路是十分狭义的,忽略了不同政府的能动性以及企业和政府的协同作用。
中观经济学的理论提出对于中国经济的实践经验也有着重大意义。近十年来,我们见证了政府对区域经济的建设,以及区域政府发展出的各自有针对性的有序规划。比如,自贸区的加速成立以及上海浦东新区、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发布的详细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区域政府自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不仅改善了当地经济情况,还为全中国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这些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研究的中观经济学话题。我相信随着中国中观经济学理论的系统发展,中国区域政府可以成为世界各国在政府管理上的一个学习范例,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陈老师以他在广东政府的工作经验为我们从现实的角度说明了区域政府在资源生成领域的职能作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是我在以往的大学课堂里少有接触的。感谢老师为大家带来内容丰厚精彩的中观经济学课程,希望未来老师能继续多多来复旦交流讲授!


韩 菁



对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古今中外许多经济学者思索的核心焦点,而作为一名经济学学生,以往所接触到的理论知识学习中则更多侧重于从西方传统宏观、微观经济学基础出发。这些理论知识一方面基于西方的实践所演绎的理论并不能完全解答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在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之间仍然存在着理论的空白,斯密和凯恩斯理论具有不足之处。本课程在两方面都进行了完善、发展与补充,更让我深切地以中国实践出发理解中国的发展命题。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许多区域政府或地方政府都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运行良好的强势区域政府在化解市场与政府失灵的问题上有突出的表现。而这些恰恰缺乏了对这一领域实践的探索与理论的研究。中观经济学从市场机制和区域政府作用出发探讨和构建中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着眼点在区域政府、区域资源配置、区域竞争力、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本小组在经济学领域的认识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经济,这也是正是成熟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方向,这将不断引领着中国和世界经济实践的发展和经济学理论的提升。


张 浩



通过整个《中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有三大收获。
一是回溯历史,能够从经济学的角度正确的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成功经验。改革既是市场化的改革、也是政府的改革,在市场中的双重主体——企业和区域政府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标正是“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政府”的“双强机制”即“成熟市场经济”。区域政府的双重属性、超前引领、竞争创新同市场中的企业主体一样,也为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只有将市场和政府辩证统一起来,才能更加全面的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
二是布局未来,以中观经济学的角度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疫情不仅对当下的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会对全球经济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负向的冲击。我们必须在刺激国内消费、稳定国内投资两方面下足功夫,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方面通过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有序的法制监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来构建充分竞争的“强式有效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开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尊重市场规律、有效调配资源和参与区域竞争来构建与时俱进、全方位竞争的“强式有效政府”。
三是拓展思维,突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体系和市场理论框架的局限。之前的经济学思维只有微观和宏观,分析经济主体也只有微观企业和宏观国家两个维度,并且将区域政府排除在市场主体之外。这样的分析问题方式,在分析和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时,经常会遇到“水土不服”。通过《中观经济学》,搭建起了一套新的分析问题的框架,更适宜我们国家的国情,并且重新认识了区域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经济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了市场和政府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袁 震



从陈老师的讲授中,我了解到政府的超前引领作用是政府遵循市场规则、依靠市场力量,发挥对产业经济的导向、调节、预警作用;对城市经济的调配、参与、维序作用;对民生经济的保障、托底、提升作用;有效推动供给侧或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经济增长领先优势和科学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超前引领”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存在很多差异。新古典经济学的最主要特征是:政府干预,侧重需求;“超前引领”与古典、新古典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是:政府引领(干预)+侧重供给=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政府发挥引导、调节、监督作用,政府超前引领作用于经济活动全方位全过程。政府主要从供给端发力,这为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薛小艳



通过中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我认识到了除了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类角色:区域政府。区域政府具有“双重属性”,一个是“准企业”,一个是“准国家”。区域政府在作用范围、作用方式、行为特点和效果上与企业行为、目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区域政府本身也有产出和消费需求,需要以个体身份参与到各区域之间的竞争。而区域政府作为“准国家”角色,又要把自己定位为整个区域的宏观调控者,要注意区域内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实现区域收支平衡,在稳定中求发展。对区域政府这一角色的认识,加深了我对经济学行为主体的认知。


秦瑜瞳



此前在学习博弈论理论时,最深的感触就是个体理性带来的是群体非理性。同样地,每个企业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行为目标时,却不一定能带来整个社会经济的理性长期发展——即企业的短期利润目标和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目标会有偏离。那么就需要区域政府作为经济主体发挥作用,纠正经济自由发展的短视行为,谋求长期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民生”。这体现在区域政府的作用具有规划性,前瞻性和系统性。


李 博



中观经济学是对之前学的经济学的补充,宏微观的缺陷奠定了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地位,当前,经济学研究对象、领域、范畴、体系、研究方法、尤其是市场理论上都需要突破,中观经济学都带来了重要的创新。特别是研究对象,以前的宏微观经济学中都没有提出资源生成的概念,就是对已有资源的配置和充分利用,而中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生成基础上的资源配置,通过财政收入决定和财政支出结构机制。陈老师的讲解真的给我带来很多新知识和新的思考,特别是陈老师自己工作的经历的分享使得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容易。

  

撰稿人:李 蔚